空調在給我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為我們帶來了煩惱,系統工作時發出沉悶空調低頻噪音,包括風機產生的逸入房間中的噪音,和風管末端處的再生噪音,風機產生的噪音,是葉片旋轉時撞擊周圍空氣而產生的有調噪聲和有渦流引起的無規噪聲,還有因管內氣流擾動引起管壁共振而產生的噪聲。空調機組設備噪聲對環境及使用房間的影響已為大家所重視,在實際工程設計中應當從設備設置的位置及選型、風管系統設計的優化、設備的安裝減震及管道隔振三方面著手,如何對空調機組設備進行消聲、隔離、減震,從而使得建筑周邊及使用房間噪音達到規范規定要求。有效降低空調設備的噪音值,使周圍環境滿足要求的環境標準,對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創造安靜生活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意義。
空調機組噪聲源分析:
通常,空調機噪聲所產生主要表現在較強的低、中頻位置的通風噪聲,其中風噪聲又包括氣流產生和空氣動力性噪聲和驅動機構產生的機械噪聲。由于風機壓頭低,其風量和整體散熱效果對消聲系統的阻力損失及為敏感,故此空調機降噪治理的難點就在于設計空間有限制,消聲器安裝達不到一定標準,因此必須面對現實,以目前條件為基礎,因地制宜地進行妥善的降噪設計和必要的改造完善。如何通過最簡捷、實用、經濟的技術手段獲得“多快好省”的噪聲治理效果,也是對從事環境保護工作的專業人員、企業的真正考驗與挑戰。家用中央空調系統的噪聲要考慮室外側和室內側。對于熱泵冷熱水機組主要考慮室外側噪聲;水源熱泵機組主要考慮室內側;對管道機既要考慮室外側噪聲,又要考慮室內側噪聲。
從統計的熱泵冷熱水機組和管道機的室外機組噪聲看,除個別機型外,一般均為50~65db(a);大金的rx(y)和rn(y)型vrv室外機(制冷量23.3~29.1kw)的樣本噪聲值為57db(a);管道機室內機的噪聲為50~60db(a);整體式水源熱泵(有的稱一體化水冷風管空調器)的噪聲值,產品樣本中均未提供,按實測值一般也在50~60db(a)。對于獨立式住宅建筑,室外機組可放置在屋面上,對室內噪聲影響較小;但對于集合式(公寓式)建筑,一般只能設置在緊鄰居室的陽臺或挑臺上,對室內和鄰居影響較大。因此,使用家用集中空調必須考慮噪聲對居室和鄰居的影響尤其是夜間運行。按國內環境標準,居室內允許噪聲白天50db(a),夜間40db(a)。若噪聲超標不僅影響本戶使用,還要影響鄰居的安寧,嚴重者不僅會被投訴,還可能被勒令停止運行。
空調機組噪聲治理措施:
中央空調減少噪聲的措施,關鍵是廠家要生產低噪聲的產品;其次是設計安裝時要注意采取防振和降噪措施。通常安裝空調機組專用通風隔聲罩或者隔聲屏障來降低噪聲。
有些廠家在產品設計和生產中注意了減噪措施,如有的廠家采用噪聲低、振動小的橫置式渦旋壓縮機,并采用隔聲罩;壓縮機、內置水泵采用減振基座;面板內貼13mm厚的玻璃棉吸音復合材料;風扇采用高效低噪聲機翼形葉片,風機轉速控制在720r/min以下,并采用變速調節,降低夜間噪聲;機組內所有連管及支架均采取減震措施,收到了較好的消聲效果。另外,機組在安裝時應注意,室外機盡可能落地安裝,基座下墊減振塊或10~15mm厚的膠皮,保持機組平穩;所有與外間連接的管路均應采用減振軟管;進排風要通暢,減少回流,排風口如需接短管應與廠家聯系。對不滿足室內噪聲標準要求的室內機在設計安裝時應采取措施,如:室內機用減振支托架,機組下面應有25mm厚的減振吸音板,該板應大于機組底座面積;控制連接風管內風速,最好不大于3m/s;風管的三通、彎頭、閥門等零部件之間的長度應有3~5倍風管直徑的直線距離;
室內機不要安裝在人員逗留處,最好安裝在走道、貯藏室等地方;有必要時應設置送風和回風消聲靜壓箱。
只有在噪聲治理過程中要逐步解決的實際問題,結合各個噪音特點的頻道選擇不同的隔音吸音材料對癥下藥,空調噪音問題才會迎刃而解。